江德斌 (職員)
  太平間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經之地,記者採訪發現,一些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卻發生異化,從寧靜之地變質為“扒活人一層皮,發死人身上財”的圈錢宰人之地。“要看最後一眼,先交2萬元押金”、“不買貴的,就是不孝”,種種亂象背後,凸顯政府的監管漏洞和基本公共服務缺位。
  每到清明時節,媒體都會刊登一些揭露殯葬黑幕的新聞,諸如行業暴利、亂收費、欺詐、霸王條款等等,均是耳熟能詳的東西。這些問題存在多年,卻至今都沒有能夠解決掉,亦凸顯殯葬業是一個難以攻剋的堡壘,而過度斂財、唯利是圖的做法,則給民眾增添太多負擔,令無數人驚呼“死不起”。
  由於我國傳統文化強調死者為大,民間長期以來都有厚葬習俗。從業者亦看準這一方面,知道家屬捨得花錢,想方設法誘導家屬購買各種產品和服務。同時,殯葬業處於信息不對稱格局,從業者知曉相關產品成本和服務規定,普通民眾則難以搞清楚,為了給逝者一個體面的喪葬,不得不接受各種強加項目,明知道會被宰一刀,卻也只能無奈引頸待割。
  死亡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歸途,人們既清楚這個事實,卻又不想直面結局,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及社會習俗的影響,民眾對殯葬的態度也很糾結,亦給從業者留下可乘之機。殯葬業的各種黑幕源於信息不透明,以及行業缺乏規範性管理,且處於政策性的壟斷格局,缺乏競爭導致暴利難以平抑。
  扭轉殯葬業亂象的關鍵,在於放開市場進入限制,制定行業標準,嚴格執行價格信息公開,讓民眾明明白白消費。同時,政府亦需看到殯葬服務具有的社會公益性,不能全部交給市場,讓民眾自行承擔所有費用,公共服務亦要負起責任,對基本殯葬服務予以免費,由政府提供或者購買相關服務。而對於其他額外的項目,則可以讓民眾根據自身需求,向市場購買個性化服務,以此確保各取所需,滿足多元化需求,亦給殯葬業留下發展空間。
  殯葬業的未來應立足於人性化,以尊重生命、維護逝者尊嚴、提供物有所值的產品和服務項目,讓民眾可以坦然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路,不再受到各種行業黑幕困擾。如果說給國內殯葬業找一個學習榜樣,不妨仔細觀摩下日本電影《入殮師》,看看人家怎樣把這個行業做到極致,如何樹立起行業標準、社會價值,以及良好的聲譽。  (原標題:如何面對殯葬業揭不完的亂象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l74uljej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